宝爸宝妈必须牢记:这几类药有致聋风险,“置若罔闻”恐将悲剧重演

沈阳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2020-10-05在线咨询








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有3万多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曾给亿万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21位《千手观音表演者中,有18人都是因药致聋。


以前,人们忽视了一些抗菌药物的耳毒性。而如今,很多家长已经知道链霉素对儿童的听力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那除了链霉素,还有哪些药物具有致聋风险呢?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这一悲剧的发生呢?

什么是抗菌药物的耳毒性



抗菌药物的耳毒性主要是指抗菌药物损害了前庭蜗神经造成听力损伤,其临床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步态不稳等,前庭功能检查会显示功能低下或丧失。部分听力损伤经前庭功能代偿后可逐渐恢复平衡,但有些听力损伤不可逆,终生不能恢复。

有耳毒性的抗菌药物有哪些

氨基糖苷类
 

在所有抗菌药物中,有关氨基糖苷类耳聋性药物的不良反应报道最多。这类药物的急性耳毒性一般是可逆的,停药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用药后3-5天内出现耳毒性症状,50%的患者可以恢复;慢性损伤大多是不可逆的,这可能与用药持续时间长、血药浓度高、用药者的年龄、家庭遗传等因素有关。

 

其中,链霉素具有较强的前庭毒性,约20-75%出现前庭损伤的症状,4-15%的患者听力受到损害;新霉素最易引起耳蜗毒性,甚至在口服或局部用药中也有耳毒性。



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应避免使用基糖苷类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应做好用药剂量和疗程的监护。警惕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其他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如袢利尿剂、铂类等)联合使用,防止耳毒性加重。

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可引起耳鸣、听力障碍等不良反应,其耳毒性多发生在治疗后4-8天,一般停药后1-3天可恢复,2周后可完全消除,偶见持久损害的报道。

 

琥乙红霉素能产生与剂量相关的可恢复的双侧听力损害,通常伴有耳鸣。与氨基糖苷类引发的听力损害不同,琥乙红霉素对低频率的听力有损害。
 

注意事项:

 

肝、肾功能不好、高龄等是红霉素诱发耳毒性的危险因素,因此,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中,其耳毒性相关资料较少,但仍有多西环素米诺霉素导致耳鸣的个案报道,米诺霉素也具有前庭毒性。

 

研究表明,四环素类药物产生的耳毒性与剂量呈正相关。四环素类药物与利尿剂合用时,能明显增加耳毒性的发生率,常发生于口服后1-3天;停药后2-3天,症状可缓解。


 

注意事项:
四环素在女性中的耳毒性较男性高出2-3倍,因此年轻女性在治疗粉刺时,四环素与维生素A联合用可产生较高的危害性,后者可引起四环素诱发颅内高血压。

 

糖肽类

糖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均具有一定耳毒性。国外研究报道,万古霉素在中小剂量下几乎不产生耳毒性,但在较大剂量和长期使用时可出现耳鸣、听力减退和不可逆听力损害。

 

大剂量使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时应对患者听力进行关注,必要时监测听力及肾功能。


注意事项:

老年人、婴幼儿、有听力减退或耳聋和肾功能不全史者慎用。应避免与具有耳、肾毒性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加剧耳毒性。

预防耳毒性耳聋,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上述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耳毒性,为避免耳毒性发生,建议临床在应用中应做好以下方面:

1、有用药致聋史或家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避免联合或连续应用多种耳毒性药物。

2、使用耳毒性抗菌药物时,应注意使用剂量及疗程,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患者有无先兆耳鸣现象,可定期监测患者听力,发现高音域下降时应立即停药。

3、可与一些具有听力保护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



要想避免药物致聋,用药必须遵医嘱,“自己下诊断”、“擅自开药方”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预约挂号

就诊请提前网络预约
预约电话:400-8383-035
  • 姓名:
  • 电话:

预约项目:

注:打字不方便,点击电话预约直接通话

12年连锁品牌

成都 · 重庆 · 沈阳 · 保定 · 武汉 · 郑州

门诊时间(无假日医院)

8:30-17:00
© 2019 沈阳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辽ICP备13012225号-3 沈医广(2019)第 11-05-01号